首页> 资讯中心>红星耀齐鲁丨省农科院:党建科技驱动发展 推动村域产业振兴
返回列表
红星耀齐鲁丨省农科院:党建科技驱动发展 推动村域产业振兴
发布人:发布时间:2022-08-24 14:17:16浏览次数:474

“乡村振兴,关键是产业要振兴。”“产业兴旺,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。”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从2020年6月开始实施“三个突破”战略,从全省中东西部分别选择三个典型县,举全院之力打造乡村振兴科技引领型齐鲁样板,临沂费县是其中之一。

“费县果茶种类多、效益不高,我的专业正好用的上。”山东省农科院葡萄研究院科研人员张庆田主动报名,脱产挂职,开展科技帮扶,一待就是两年。

党建引领 发展特色产业

办好农村的事,要靠好的带头人。“要想推动产业发展,村两委的作用至关重要。”张庆田感慨道。

朱田镇石沟村,由于发展相对落后,村两委和村民迫切想要改变现状、富裕起来的意愿非常强烈。为此,张庆田对该村资源进行详细调研和科学分析,并与驻村“第一书记”深入探讨交流,达成合作意向,结合村两委建议和村民意愿,集聚科技与资源优势,确定在该村发展鲜食葡萄种植产业,将石沟村打造成葡萄特色村。

“做给老百姓看,带着老百姓干”,张庆田为石沟村量身打造了高标准种植方案,从项目选址、品种选择、土壤检测、种植布局、园区道路、水渠规划设计等提供全程技术指导,为葡萄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。同时,张庆田推动该村成立党组织领办合作社,并对合作社的社员进行系统技术培训,不仅增强了村民发展葡萄产业的信心,还提高了合作社对村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,为乡村社会治理注入了强大动力。

目前,葡萄苗长势良好,避雨钢结构大棚基本建设完成,预计三年丰产后,年产值可达120万元。“现在很多村民已经看到了村里的发展希望,我们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了。”村书记刘西强这样说。

科技赋能 实现增收致富

稳产增产根本出路在科技。“从来没想到葡萄每亩能挣10万元!”员外村村民乔广海的成功印证了这一点。

乔广海一开始种植葡萄的品种主要是“夏黑、巨玫瑰”,收成不好,遇到张庆田后,情况开始转变,“张老师建议我种阳光玫瑰,说这是新品种,效益好。但说实话,因为阳光玫瑰这个品种不是咱们平时见到的那种紫色葡萄,我一开始对它的销路没有信心,不太想种”。为了帮乔广海转变思想、树立信心,张庆田特意带着他去外地参观学习、考察市场,才使老乔把现有品种改接为阳光玫瑰。种植过程中,张庆田手把手教,老乔“言听计从”,经过一年多的实践,乔广海已经掌握了设施葡萄种植的各项技术要求,葡萄园焕发出勃勃生机。去年十月,当来自广州的客商开着一辆辆货车,满载着刚刚摘下的阳光玫瑰葡萄离开时,一旁的乔广海笑得合不拢嘴。

感受到科技力量的还有许家庄村徐园园。六年的葡萄园由于引入品种过多,且以露天栽培为主,效益低下,园区步履维艰,甚至出现社员刨了葡萄改种其它作物的情况。而这一切都被张庆田带来的品种技术所改变。避雨设施栽培,集成先进技术,创建相关技术体系……一整套组合拳下来,让葡萄园设施葡萄优质果率提高到90%以上,化肥和农药减施30%,收入是露地栽培的4-6倍。在张庆田的支持下,徐园园建设葡萄采摘园60余亩,合作社葡萄种植面积达150亩,发展社员种植葡萄500亩,带动周边100余名妇女实现就业创业。今年徐园园被选为市级人大代表,并评选为“沂蒙乡村之星”。“这一切多亏了张老师”,徐园园由衷说道,“未来,合作社还要在育种、培育苗木方面发力,甚至向酿酒方向发展。”

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到来不仅让种植大户得到了实惠,还推动了村级党组织建设。“南庄村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、为进一步盘活集体土地资源,发展避雨葡萄40亩,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从没种过地的党支部书记陈广东率先建设2个大棚,积极带头,做给农民看,带着农民干,带动群众增收致富。“有省农科院专家支持,我们不能错过良机,有信心把我们村打造成远近闻名的葡萄村,相信小葡萄一定能够成就乡村振兴大产业!让全村老百姓都富起来!”

来源:大众报业·大众日报客户端,大众日报记者 吴永功 张晨

上一条:一套技术搞定!盐碱地里种葡萄不再难,收益还高

下一条:魏彦锋:给“大户葡萄”插上科技翅膀

版权所有:山东省葡萄研究院 鲁ICP备20019167号
地址:济南市山大南路1-27号(济南市二环东路3666号) 电话:0531-85598058  

鲁ICP备20019167号 公安局备案: 37011202001595号

微信公众号二维码